纺织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它首先满足人类穿衣的需求,其次为其他工业产业提供原料,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据统计,中国每年消耗的纺织纤维达35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消费国和生产国。
由于化纤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环节,如果不注意质量和安全,就有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质量和安全是产品的生命线,因此对化纤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检及成品管控愈发严格。菲特在丝线生产、丝锭外观检测、布匹表面缺陷检测等不同生产工序中均能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满足实时检测丝线生产
菲特在长丝检测的解决方案可用于丝线实时生产过程中的缺陷检测,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断丝、毛圈、毛团、滴液、散丝等缺陷的检测,将这些缺陷分为:散丝、单丝、多丝等,从轻微到严重进行排序。
产线的最大生产速度为:7.5m/s,检测精度为:0.06mm,缺陷检出率在98%,分类准确率:多丝缺陷90%、单丝缺陷95%、散丝缺陷95%。并能够将缺陷数据进行保存,实现产品的分级,且首次采用了传统算法+机器学习(MLP)的方法实现对缺陷的检出及分类。机器学习中采用35个特征向量(灰度特征:灰度均值、灰度方差、灰度能量、灰度相关性、灰度同质性、灰度对比性;形状特征:圆度、矩形度、凸度、紧凑度、蓬松度、孔洞数、孔洞面积、区域连接数、平均距离、平均距离的偏差、多边形块的数量、平均距离与平均距离偏差的关系、结构因子、等距、区域几何矩:M21、M12、M03、M30、M11、M20、M02、PSI1、PSI2、PSI3、PSI4、I1、I2、I3、I4)组成特征向量,每种缺陷都需要提取这些特征,输入后将缺陷进行分类,避免了缺陷缠绕至丝锭内部从而导致无法完成检测的情况,最终实现了丝线在高速生产过程的精准检测。
二、实现丝锭外观检测及丝锭等级定级
丝线缠绕完成后,目前的工厂检测都是采用人工+强光手电进行检测的,通常是拿着强光手电照射丝车上的丝锭外表面及侧面,丝车上大概36个锭,这就考验工人熟练程度以及检查的认真程度,很大的原因取决于工人判断,且每个人的判断都会不一样,那么检测的标准也会有差异。
丝锭外观缺陷检测按机械检测方式,可分为:旋转式、通过式。每种机械动作对应的光学方案均不同。
三、旋转式DTY丝锭外观缺陷检测
菲特在旋转式丝锭外观缺陷检测的方案中,可以解决DTY丝锭上存在的毛丝、绊丝、僵丝、尾巴丝、成型、油污、纸管破损等缺陷。客户可在软件上设置缺陷的大小、缺陷的个数达到设定条件后便可以对丝锭进行降等。
设备分别检测上下表面(斜面)和侧面,检测上下、侧面毛丝以及纸管侧的缺陷。设备能达到节拍6s/PSC,上下端面单像素精度:0.0439mm/pix,侧面单像素:0.0708mm/pix,拍摄毛丝缺陷单像素精度:0.0708mm/pix,能够检测3mm*3mm以上的缺陷。
四、通过式FDY、POY、HOY丝锭外观检测
菲特在通过式丝锭外观检测的方案中,可以解决FDY、POY、HOY丝锭上存在的,毛丝、油污、压痕、划痕/断丝、磕碰伤、绊丝、成型不良、凸肩、纸管颜色、纸管破损等缺陷。
设备分别检测上下表面(斜面)和侧面以及纸管侧的缺陷。设备能达到节拍2.5s/PSC,能够检测3mm*3mm以上的缺陷,单像素上下表面:0.034mm/pix、侧面:0.0468mm/pix、纸管:0.08mm/pix。该通过式的优势是检测节拍快,能够满足客户的生产节拍,防止生产出来的丝锭由于设备检测节拍过慢导致检测处的丝锭过多产生堆积。
五、通过式氨纶丝锭外观检测
菲特在通过式的氨纶丝锭检测解决方案中,可以解决氨纶丝锭外观上存在的成型不良、缠绕不良、蛛网丝、油污等多类型缺陷。
设备分别检测检上表面、下表面及侧面,设备能达到节拍2s/PSC,相机单像素0.06mm/pix,能够检测3mm*3mm以上缺陷。
六、智能验布机检测系统
菲特在智能验布机的检测方案中,可以解决布匹上褶皱纹路缺陷:擦伤/斜皱、停车档、接头印、线印、色皱条、波浪纹/预缩绉、堆置印;污迹类缺陷:搭色/色点/污迹、水点、白点、毛灰;坯疵类缺陷:坯疵、色纱;易分辨缺陷:洞、破边、针眼洞、缝头、接头、布边等大量的缺陷。